【凱鈞小百科-5個可能染疫的因應之道】

每日主動關注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」、「地方政府記者會」及「新聞報導」,以配合落實防疫措施及接收最新疫情,是當前全民重要的日常生活進度。而善用政府所成立的「臺灣社交距離App」以及LINE平台的「疾管家」官方帳號,更能即時接獲疫守資訊,並效率配合實聯制政策,使防疫及染疫等連帶可能產生的風險降至最低
由於病毒捉摸不定,稍不注意便極有可能在不知情的狀況下,就與染疫者產生近距離連結或足跡重疊,進而提升病毒傳播風險。倘若經冷靜觀察後,明確得知自身足跡曾暴露於高風險熱點,或察覺逐漸出現身體不適情況,切莫慌張,務必沉著應對,別於無通報下就冒然前往篩檢站,才能在非常時期化險為夷
在醫療資源吃緊當刻,全民皆須理解並配合分級分流的醫療資源分配用意,以防資源超出負荷而崩潰,主動通報聯繫相關防疫單位及自主居家隔離,並遵守耐心聽從及落實指示之原則。以下「5個可能染疫的因應之道」,我們疫起來逐一認識!
❶主動居家隔離
如得知曾與確診個案於症狀發生前3天至隔離前有密切接觸史(如共餐、共居或共處15分鐘以上),請先留於家中自我隔離觀察,主動通報防疫單位,並等候相關單位後續通知,除非有立即就醫或緊急需求,否則切莫隨意離開住所
❷避免接觸他人
在家中請維持單獨一人一室,盡可能與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,且不離開房間。應避免與同住者接觸共處,特別是長者、幼兒或免疫力欠佳的同住者。家中成員,在室內皆須配戴口罩。若為獨居長者,則應主動通報親友或防疫單位,以確保聯繫保持暢通
❸落實清潔消毒
務必提升環境清潔條件,落實勤洗手步驟,清潔後拭乾再以酒精消毒。房間、浴廁也應進行每日清潔與消毒,建議以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潔全室,包含餐具、毛巾等貼身用品,皆應每次確實清消到位
❹留意體況變化
覺察自身是否出現COVID-19的常見症狀,例如:發燒、流鼻水、咳嗽、喉嚨痛、倦怠、肌肉痠痛、頭痛、腹瀉、嗅覺或味覺異常、呼吸急促等。若已進一步出現明顯喘息或呼吸困難、持續胸痛胸悶、意識不清、皮膚嘴唇或指甲發青、明顯缺氧等症狀,應即時主動通報119、地方衛生局或撥打防疫專線1922,積極發出求援訊息
❺耐心依循指示
當接獲防疫單位通知時,請主動依照指示配合篩檢與就醫流程,不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,以避免交叉感染風險,有任何問題及難處皆可進行諮詢。盡可能保持心緒穩定,提高耐性,降低慌張與擔憂,更應避免不必要的紛爭與對立,信任相關疫調及醫療單位皆會伸出援手盡力支援,如此才能疫起安然將危機順利解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