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凱鈞話趨勢-生活】拯救全球暖化!落實「減塑低碳生活」你我可以這樣做,為地球盡一份心力

全球暖化、環境保育一直以來都是全球所關注的議題,像是冰川快速消融使得北極熊無家可歸又挨餓,生存面臨極大危機、海洋滿溢著塑膠垃圾,屢次傳出有海洋生物因誤食塑膠垃圾窒息而死的新聞。近年來不斷提倡「減塑低碳生活」,呼籲大家從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著手改變,到底實際上該如何落實於生活中呢?這次特別幫大家整理幾個要點,一同為調適暖化盡一份心力吧!

 

什麼原因造成全球暖化

全球暖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,靠近地表面或是海表面的全球平均氣溫升高的現象。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因素是「溫室效應」,主要來自人為活動,像是燃燒化石煤料、工廠汽機車排放廢氣,大量砍伐森林、畜牧等,造成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、甲烷不斷增加,將更多來自太陽的熱量存留在地表及大氣中,使得地球越來越熱。

 

圖片來源:pixabay

圖片來源:pixabay

 

地球暖化所造成的影響

 

1.海水溫度過高珊瑚白化

受到高溫影響,台灣近年各地屢傳出珊瑚白化現象,當超過29度就會造成珊瑚白化,特別是今年七月,西太平洋無颱風和太平洋高壓籠罩,失去海洋冷卻的機制,無法讓海水溫度下降,包含台東蘭嶼、綠島海域、墾丁、小琉球等,都面臨珊瑚白化危機。今年日本也創下史上「7月零颱風」的紀錄,沖繩本島周邊也可能出現大範圍珊瑚白化。珊瑚礁是海洋生態系生物多樣性最豐富,主要是供應魚類食物來源,以及孕育下一代的地方,若珊瑚白化現象持續惡化,對於漁業資源將面臨很大影響。

 

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

 

2.極端氣候攸關人類存亡

全球暖化也會造成極端氣候,像是出現不正常的暴雨、乾旱、異常的高溫,降雨時間及空間分佈不均,不是導致乾旱時間拉長,就是暴雨造成淹水,全球農漁業生態都會大亂。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更在今年八月,出現了攝氏38度的異常高溫,是8萬年發生不到一次的怪異現象。台灣在今年七月二十四日,台北氣象站刷新了1896年以來最高溫紀錄39.7℃。 根據最新的研究指出,全球平均溫度上升攝氏1度,就會增加10億人流離失所,或是被迫生活在高溫難耐的環境,日本東京8月至今,因中暑死亡者已有53人。

 

圖片來源:pixabay

圖片來源:pixabay

 

3.海平面上升淹沒居住地

因為全球暖化,近十年來冰川面積正大量且極速的融化,根據據IPCC(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)研究指出,目前冰川融化已造成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1公釐,其中有75%的冰川融化來自南極及格陵蘭。根據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顯示,北極海冰融化的速度比氣候模型預測的還快,更有科學家指出,若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增加,預計2100年時北極熊數量可能會幾近滅絕。

若海平面持續上升,將會衝擊全球沿岸人口,像是香港、上海、倫敦等,而台灣因地理位置會受到洋流影響,海平面上升速度比全球平均快2倍,綠色和平發表的最新研究,若台灣未來30年不積極的減碳,2050年將會有1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,會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沒。

 

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

圖片來源:pixabay

 

減緩地球暖化可這樣做

 

1.多搭大眾運輸工具

交通運輸碳排放量佔溫室氣體排放14%,最有效減量的方式,就是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,如公車、捷運、火車或共乘,盡量少自行開車或騎車,甚至可以挑戰騎單車、多走路通勤,提升運動量之餘還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。

 

圖片來源:pixabay

 

2.選具節能標章電器

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各式電器的使用,這些都會消耗能源並製造碳排放量,建議可以挑選具有節能或環保標章的商品,既省能又省錢。養成隨手關燈、拔插頭的好習慣,以減少待機電力的浪費,開冷氣盡量控溫26~28度不外洩,最好少開冷氣、多開窗。

 

 

3.落實執行資源回收

資源回收是減緩地球暖化重要的一環!每個人都應該建立愛物惜福的觀念,培養並落實垃圾分類的習慣,回收可利用的資源,例如廢紙可以再製成再生紙、廢玻璃容器可再製成玻璃磚,有助減少垃圾清運量及提升資源回收率,還能有效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。別小看隨手做環保分類的動作,每個人若都能盡一份心力,環境就會更美麗。

 

圖片來源:pixabay

 

4.減少塑膠品使用量

根據調查,每年有800萬噸塑膠廢棄物從陸地進入海洋,臺灣平均每年每人使用多達782個塑膠袋,「塑膠污染」的問題近年來備受關注。為了能落實減塑於生活中,出門最好養成自備購物袋、環保餐具的好習慣,可以減少使用到塑膠袋、一次性餐具的機會,購買食物時,也盡量以裸裝的蔬果食材為主,喜愛喝飲料者,可以自行帶上環保杯,保溫、保冰效果佳,還能減輕地球負擔。

 

圖片來源:pixabay

 5少肉多低碳蔬食

近年所提倡的低碳飲食,指的是「在食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中,盡量排放最少的溫室氣體。」各大類食物中,蔬菜種植由於生長週期短,投入的能源少,碳排放量是所有食材種類中最低的。國民健康署呼應民眾,可以從響應「一週一日蔬食環保餐」做起,以每人每天吃5份肉類推估,若執行一週一日蔬食環保餐,一年即可減少101.4公斤碳排放。建議多選用當季及當地的食材,並以食物的原型入菜,少碰加工食品,可避免生產非當季食材需要額外加水、加溫、使用肥料等,產地越遠,交通運輸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也會提高,最好能以在地、國產優先。

 

圖片來源:pixabay

 

環境減塑友善品牌推薦

 

LUUMI

來自加拿大的減塑好夥伴LUUMI,100%食品級白金矽膠餐具,通過德國TUV檢驗,符合高規格的歐洲LFGB、美國FDA認證,不但能重複使用,還能照顧你的三餐,陪你輕鬆展開無塑新生活。

 

圖片來源:LUUMI

 

承食包

承食包採100%再生聚酯纖維,布面內外表層皆有防潑水設計,而布料之間的防水夾層更將菜汁隔絕在外、包包不外漏,就算不小心滴到菜汁,馬上一擦、繼續優雅吃便當。

 

圖片來源:源源鋼藝 uanuan

 

仁舟淨塑

仁舟心繫海洋,以創意及創新的精神,研究如何運對健康與環境友善的材質,發展出各式兼具「實用性」與「設計感」的淨塑產品,如蜂蠟保鮮布系列、貝殼棉網包、葉子餐盤等,從源頭減少塑膠垃圾的產生。

 

圖片來源:仁舟淨塑/仁舟社會企業

 

Ecoffee Cup 環保隨行杯

Ecoffee Cup 環保隨行杯使用天然竹纖維製成,材質為快速可再生的資源,是可生物分解的材質,不含雙酚A(BPA)及塑化劑,天然無毒無味,可長期重複使用,杯蓋可重複密合,且不易滲漏。

 

圖片來源:WUZ屋子

 

 有.設計uDesign Roll′eat西班牙食物袋

食品級耐熱材質,採熱封技術、不漏水,提把採環扣設計,不管是手提或掛在包包上,方便又穩固,湯湯水水各式美食都能輕鬆帶著走,可直接拉出內層,用一般洗碗精沖洗、晾乾即可重複使用。

 

 

圖片來源:有.設計uDesign

 

全台減塑活動推廣整理

 

環保署×環保集點

為推動「綠色消費循環」的理念,環保署推行「環保集點制度」,讓消費者不論是購買綠色商品、搭乘大眾運輸或參與環保行動,都能化為「環保綠點」獲得實質回饋。像是近期受到關注的「綠色餐廳來店禮」活動,目的是為了支持「環境友善」業者,意即提供綠色、低碳之供餐及用餐環境之餐飲業者。即日起至2020/9/30到環保集點指定的綠色餐廳合作店家消費,只要出示「綠色餐廳來店禮贈5,000綠點」的 兌換券即可獲得5,000綠點(等值50元)回饋!

 

活動相關資訊:環保署

 

圖片來源:環保署

 

新竹市環境保護局×新竹市減塑生活運動PART1

由新竹市環保局推出的「2020新竹市減塑生活運動PART1-減塑多1點」,即日起至9/30,民眾自備使用容器、餐具及環保袋,只要至減塑認證店家消費不限金額,就能獲贈電子點數1點,集滿5點兌換「無塑小禮」1份,集滿10點兌換7-ELEVEN商品卡100元。每人每日於各活動店家限集點1次。

 

活動相關資訊:新竹市環境保護局

 

圖片來源:新竹市環境保護局

 

 

台中市政府環保局×提供自備優惠

為落實綠色新生活,減少垃圾量,台中市政府環保局自100年起推動「店家提供自備餐具或購物袋優惠措施」,鼓勵餐飲業者加入「提供自備優惠」行列,只要民眾自備餐具、吸管、飲料杯或購物袋,店家就提供現金折扣、餐點加量或集點換禮等好康優惠,目前全市已有超過900家業者參與響應。更多相關減塑店家資訊,可上台中市環保局限用政策網查詢。

 

活動相關資訊:台中市政府環保局

 

圖片來源:台中市政府

 

花蓮縣環保局×不塑友善餐廳認證

花蓮縣環保局為了宣導環保觀念,目前推出「不塑友善餐廳認證」。只要店家能達到「內用不提供任何材質一次性用品」、「外送餐點採用環保餐具並收回清洗重複使用」、「店內使用環保標章相關產品至少一項,如清潔劑、衛生紙等」、「優先使用在地有機食材並提供客製化餐點」、「外帶自備環保餐具或購物袋者給予消費優惠,如折扣或加量」、「任何其他創新減塑作為」6項條件的2項以上並為營利事業登記店家,即可申請加入不塑友善餐廳。經環保局審核後即可獲得認證告示牌,想要響應環保的消費者,用餐時就可以以這些店家為優先。

 

活動相關資訊:花蓮縣環保局

 

圖片來源:花蓮縣環保局